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多重风险挑战,北京市坚决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 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动复工复产达产,北京市经济呈现稳 步回升向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同比增长1.2%。北京市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稳企业保就业工作高效开展, 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金融管理和服务亮点纷呈,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7 万亿元, 金融业向实体经济累计让利约1100亿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展“双战双胜”提供了坚强的金融后盾。

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三大需求逐步恢复,经济稳步回升向好。 固定资产投资回升企稳,同比增长2.2%,高技术产业和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消费逐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8.9%,降幅逐季收窄,网上零售表 现活跃;外贸较为低迷,全年地区进出口总值2.3万亿元,同比下降19.1%,但医 疗物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大幅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

三次产业构成比为0.3:15.8:83.9,服务业优势突 显;都市农业逐步回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均消费增长22.2%;工业生产加 速恢复,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较快增长, 同比分别增长14.6%、9.4%;第三产业韧性增强,信息、金融行业发挥主要带动 作用,分别增长14.4%和5.4%。三是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价格小幅下降。北 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0.9%和0.5%。四是财政收支平稳运行,民生投入不断增加。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5483.9亿元,同比下降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76.0亿元,同比下降 3.6%。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分别增长8.5%和13.3%,全年新增减 税降费2000亿元。五是高端产业显现韧性,发展质效不断提升。高技术产业和战 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5.6%和24.8%(二者有交叉),其中,高技术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实现利润531.3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市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9.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

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银行业整体稳健,存贷款保持平稳增长。 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达28.6万亿元,同比增长9.1%;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10.2%,较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4%,其中近九 成新增贷款投向实体企业,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2.5%,较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中长 期贷款余额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58.9%和30.4%;减负让利实体经济 成效显著,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41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同比下降96个基 点。

二是证券期货业发展整体平稳,直接融资规模增长。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资 产规模稳步增长,分别增长28.2%和43.5%;北京地区沪深上市公司总市值15.2 万亿元。

三是保险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改革转型持续发力。实现保费收入2302.9 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2%;人 身险实现保费收入1780亿元,同比增长13.8%。四是社会融资规模增加,金融创 新步伐加快。北京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2029.9亿元;发行 防疫债378.3亿元,居全国首位;发行全国首单、规模最大的抗疫主题小微金融 债400亿元。五是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金融治理取得积极成果。率先推进远 程开立企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试点,率先实现减免企业首个基本存款账户开户 费;打造“信用北京查”服务品牌,率先完成企业和个人“二合一”自助查询升 级;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已有两批次17个创新应用正式服务市场主 体。六是金融业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重点产业领域金融建设稳步推进。持续 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现 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等23项试点政策落 地;助力第二家外资独资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博华落户北京;支持外资投资机构参 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试点;积极推动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 申创工作和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