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房企退地事件的出现反映了行业资金承压的客观事实,若非如此,也不至于甘愿损失掉5000万保证金,但是若要说企业退地了,企业就是不行了,市场要转向了,那倒也还不至于。而且房企退地事件短期内不可能成为集体性事件,市场也不会因此出现转折。
“打算去央企了,看这个趋势,以后房地产行业能活着的只有央企了”。一个朋友发来这样一句话,从他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他的焦虑和无奈,我也能够理解他的感觉,但没有预想到是竟然悲凉至此。
焦虑可能是当下行业的关键词,无论是房企还是上下游,亦或是相关行业及从业人员,焦虑的情绪仿佛是头顶弥漫的乌云,久久不散。
宅地供给“两集中”实施,大家更是深陷焦虑之中,拿地前,房企在拿不拿地,能不能拿到地,哪里拿地,哪里来钱去拿地?拿地后,房企又进入到新的焦虑之中,拿的地或不能有效盈利,或无力承担后续开发运营的高额投入,或不能做好项目开发管理,如巨石压顶。无论是字面交流,还是面对面的交谈,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房企的焦虑已经深入骨髓,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一天就不在这个行业了”。
7月21日,有房企开始退回首次集中供地中获得的土地,这在行业内又再度引发了热议,大致方向有两个:城市房地产市场要转向了;中小房企前途堪忧,总体情绪偏悲观。对此,我们认为,还是需要更加客观、理性看待:
(1)退地的行为是否常见?为何当前热议更多?
(2)企业为什么会选择退地?原因在自身还是在外界?
(3)退地是否代表了企业的前途命运?
(4)个别房企的退地行为会不会成为趋势?
(5)退地是否意味着市场的转折?
退地事件的出现反映了行业资金承压的客观事实,若非如此,也不至于甘愿损失掉5000万保证金,但是若要说企业退地了,企业就是不行了,市场要转向了,那倒也还不至于。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