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
国内外银行业资本监管要求不断趋严。国际上,一方面随着巴塞尔协议三的出台,商业银行最低资本要求在不断提高,根据巴III的要求,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由4%上调至6%、杠杆率不低于3%、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提出附加1%-3.5%的资本要求。此外,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稳定理事会也针对G-SIBs增加了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比巴塞尔协议III更为严格。国内方面,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与国际改革步调保持一致,在过去十多年间,对于银行资本金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特别的,随着在21年我国发布了《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纳入名单中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监管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水平有所提升,但个体分化加剧。过去几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水平整体上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资本实力在不断夯实。但从个体来看,国内银行资本水平分化加剧,大行与中小银行的差距不断扩大,2021年末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29%、13.82%、13.08%、12.56%,较2014年末分别变化+4.73pct、+3.27pct、+1.18pct、-0.73pct。面对资本监管的严格要求和展业扩张的需要,大行和中小银行均承受一定资本补充压力。其中,大行资本充足水平普遍较高,四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超出监管要求2%以上,但由于国内四大行还面临TLAC的额外监管要求,因此未来也存在一定资本补充压力,但考虑到国内资本补充工具的拓展,整体达标压力有限。相比于大行,国内部分股份行、城商行的资本补充迫切性更为明显,截至2021年三季度,股份行中有中信、民生、华夏等,区域型银行中有成都、青岛、无锡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监管底线距离不足1%,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面对资本压力,能够看到其中大部分银行都在积极通过可转债、定增、配股等形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内生为本,外生为辅,多策并举提升资本能力。夯实的资本水平是保障一家银行长期稳健经营的关键,在监管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国内银行需要进一步提升内外部资本补充能力。从外生补充来看,过去几年监管暖风频吹,鼓励银行创新资本补充工具,在此背景下,银行外延补充各类资本的方式更趋多元,使得国内银行整体资本水平有所提升。不过,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如何提升内生资本补充能力成为了各家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商业银行应该更为注重盈利能力提升,优化资本使用效率、寻求更为轻资本的发展模式。具体来看,加大对于以财富管理、零售金融、普惠金融等轻资本消耗型业务的拓展是商业银行的重点突围方向,我们看好具备相关资源禀赋优势的银行能够从竞争中胜出。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