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接近尾声之际。而

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越来越向发达国家靠近。

资本邦研究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梳理,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一些简单比较,综合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自身的特色,总结了未来中国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重点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

1、何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就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

从微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企业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从中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产业中产品的平均附加值提高;从宏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产业结构升级,即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如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运营增长方式向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知识运营增长方式转变。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n Petty,1623—1687)最先研究了产业结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Clark,1905—1989)揭示了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1901—1985)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作了进一步探讨,阐明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一般规律。

2、人类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产业升级往往都伴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均GDP上升。从历史来看,全球性的产业升级由四次工业革命完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意义深远,不仅在产业结构上完成了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变,也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机器替代了手工劳动,推动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换。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1840年,英国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由于工业化带来了快速的经济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便随之而来。此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农业总产值,产业结构也已经由轻工业转向了重工业,第二产业在这一时期正式从“机械化”时代迈进了“电气化”时代。

前两次工业革命完成了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次工业革命则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开辟了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成为重点,传统的第二产业也开始向自动化转型,这一时期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信息爆炸”的开始。

电子信息技术的成熟以及生物、化学等系统性科学取得的巨大突破,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之后,人类社会开始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前进,信息爆炸下,对于信息处理的高效性要求使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运而生。

发达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

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规律特征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大致都拥有如下特征:

(1) 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2) 第二产业的比重快速上升并在趋于稳定之后逐步下降;

(3) 第三产业则经历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不断反复,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产业。

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型工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典型代表为轻纺工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之后,产业结构的重心逐步向原材料产业、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倾斜,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一阶段的代表主要为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之后,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重工业比例在到达顶峰之后开始逐步下降。以美国为例,数据显示,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霍夫曼比例从1869-1909年2.80左右的稳定水平下降到1954年的2.0,说明了美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已经完成从霍夫曼比例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转变,重工业比例已经经过了高点。

而在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开始快速上升,服务业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由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日趋繁荣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对于先行工业化国家生产成本、特别是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2、美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我们按照Wind的数据,将美国自1947年以来的GDP分为40各行业进行研究。从1947年-2018年共71年的时间内,各行业占GDP的比重呈现出四大走势。

在40个行业中,农林牧渔、木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气设备、汽车、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纸制品、印刷、塑料和橡胶制品、零售贸易、运输和仓储业、除政府外其他服务业以及私人商品生产业等18个行业都呈现出占比下降的趋势。

信息业、金融和保险业、房产和租赁业、专业和商业服务、教育服务业、保健和社会救助业、艺术娱乐和休闲业、私人服务生产业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生产行业9个行业呈现占比上升趋势。

采掘业、公用事业和石油煤炭三大行业呈现出振荡表现,有一定的周期性,但周期趋势不明显。

除上述行业外、私营产业、批发、餐饮住宿、建筑等10个行业在72年间占GDP的比重较为稳定,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从上述趋势中可以明显看到,过去72年里,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出极强的规律性,农业、传统制造业、轻工业的占比不断下滑,以金融保险、信息技术以及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升,两大板块的GDP占比在72年里基本完成对调。

此外,政府部门、餐饮住宿、建筑等必需性行业的GDP占比变现稳定。在三大震荡行业中,石油煤炭以及采掘业的占比与经济周期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几个占比的高点都处于经济危机周期中;公用事业则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走势,1983年前后为公用事业占比的拐点。

3、英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根据Wind的数据,我们将英国的GDP构成分成了18个行业,统计区间为1990-2017年。尽管统计区间更接近于当前,但在数据变现上,还是能看到英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趋势。

18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呈下降趋势,分别为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以及国防。

占比上升的行业同样有6个,分别为房地产、科学研究、公共管理、教育、健康以及艺术娱乐。

其他6个行业中,水供应和污水处理以及住宿餐饮两个行业表现相对稳定,电力燃气、建筑业、信息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表现震荡。

从英国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农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在经历了几次工业革命之后依然呈现出下降趋势,健康、教育等第三产业持续上升,金融保险虽然呈现出震荡走势,但总体趋势仍是向上的。

与美国不同的是,受国土面积及自然资源的限制,英国的采矿业在GDP中的占比也在不断下降;而美国则因为国土面积足够大、自然资源足够丰富,采矿业的震荡表现更多受政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特征和现状

1、中国产业结构在各阶段的演变特征

中国的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前后经历了不同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抑制消费、以农补工、以轻补重三管齐下的方式强制推行重工业的发展,使中国从农业大国快速进入工业化时代,这一阶段的重工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转变,发展目标和工业化战略都有了新的调整,同时还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由此带来了新的产业结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后三次产业的占比来看,第一产业的占比在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短暂上升之后开始持续向下;第三产业的占比则在改革开放初级净利小幅下滑后开始迅速提升;第二产业则相对表现稳定,占比始终在40%-50%的区间内变化。

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来看,轻重工业的占比自改革开放以来也经历了一段明显的变化。

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期,第二产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导,增长动力主要在对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所产生的问题的纠正(1978-1984年)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推动(1985-1990年)。

1978-1984年的这段时间内,轻工业总产值的复合增长率为12.0%,比重工业的总产值复合增长率要高2.4个百分点。

80年代中期开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人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开始由吃穿向用转移。这一阶段轻工业占比虽仍在提升,但提升幅度已经大大降低,轻重工业的比重在这一阶段内基本达到平衡状态。

在这5年左右的时间内,轻工业比重的提升更多来自于消费升级所带来的需求刺激。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所占的比重从1985年的8.60%提升到1990年的10.14%,提高了1.54个百分点。

在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上,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家具等产品的复合增长率均在两位数。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镇居民在主要商品的消费中除了牛羊肉外,其他商品的复合增长率并不高,甚至多件商品出现下滑。

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由消费拉动转向投资拉动,随之而来的便是产业结构的新一轮升级调整。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91.7%下降到2017年的58.8%,最低曾在2003年达到35.4%。

从就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迅速提升。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在1978到90年代初期基本保持在稳定的差值,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高5个百分点左右,从1990年开始,两者的差距开始缩小,到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由此开始不断扩大,到2018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已经比第二产业高出近20个百分点。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呈现出近似于完全负相关的高度负相关性,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32,并且在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三次产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2、中国各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04年以来的15年里,中国有6个行业的GDP占比下滑,分别为农林牧渔;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运仓储和住宿餐饮。

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金融业;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服务;科研技术;教育以及社会保障8个行业在GDP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

公共设施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稳定,居民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占比则相对震荡。

从分布来看,第一第二产业中除了建筑业之外占比均有所下滑,第三产业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共管理和居民服务两个行业的周期性较为明显。

3、中国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对比中国和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我们引入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对中国、美国、英国、日本以及印度五个国家进行对比。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度量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表示相似系数, 表示j国i行业的产出占该国总出的比重, 表示i国i行业的产出占该国总出的比重。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通常介于0和1之间,相似系数等于1,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相似系数等于0,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越趋近1,表示产业结构趋同度越高;越趋近于0,则表示产业结构趋同度越低。

根据Wind的数据,我们将五个国家的行业均粗略分为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三大行业,以对比五个国家在三次产业上的差异,并选择了美国2017年的数据作为基准参数,数据区间则选取了1970-2017年。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1970年-2017年间,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高度相似,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还相对较低。从中印两国的情况来看,印度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波动率要更小一些,相比之下印度与美国的产业结构要比中国与美国更加相似。

从美国的发展来看,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在人均GDP为1万-2.5万美元区间内增速最大,当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后产业结构就趋于稳定并且相似系数高度接近于1。

通过分析英国和日本的人均GDP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与美国相似的结论,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英美等老牌发达国家在当前科技水平下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达到稳定的状态,日本等较为年轻的发达国家虽然达到类似状态但还不稳定,而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身的产业结构。

当前中国的人均GDP还未达到1万美元,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同等人均GDP水平时的数值,因此就现状来看,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中有待优化的方面

1、产能分配结构仍有优化空间

自2015年供给侧改革以来,已经过去近4年的时间,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了大幅改善,曾经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的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去产能已经基本完成,但随着产能优化,在产能重新分配的过程中,一些新兴行业受消费刺激积累了更多产能。

这一部分产业的新增产能与产量之间的比值相对较大,因此在产能分配中,可以适当对这些产业降温,优化产能分配结构。

根据上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到,2013-2017年焦炭、磷肥和化学纤维的新增产能占2017年当年产量的比重超过40%,天然气和氮肥超过50%,原油则超过了60%。

2013-2017年的五年时间里生铁、粗钢和氧化铝的新增产能占比已经降至10%以下,水泥、平板玻璃等重化工行业的新增产能也有了显著降低,但化工行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

轿车和客车在2013-2017年的新增产能占2017年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75.72%和190.49%,已经成为了当前产能过剩问题最为严重的领域。

2、资源需求大,环境治理有改善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02.92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48%,排放量位居全球首位,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多了将近一倍。尽管总排放量有所上升,但人均排放量要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维持经济发展稳定的情况下,环境治理方面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除了碳排放过高外,中国的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总消费的比重也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仅与印度相近(日本由于受福岛核泄露影响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降低)。

除了环境问题外,中国在资源上也面临着巨大的需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源支持,但中国并非资源丰富的国家,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资源的限制。

2014年中国每万美元GDP的能耗为1.75吨标准油,虽然与2000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4年中国煤和煤制品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7.89%,但出口占比仅为1.06%,进口占比则达到了18.20%,最终消费量占比更是高达69.22%。尽管中国的煤炭产量位居全球首位,但依然无法完全满足自身需求。

3、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有待改善,需要更多消费刺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居民收入自2000年以来经历了8年左右的高速增长后进入短暂的增速震荡区间,并在近六年呈现出增速下滑的趋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速从2013年的31.2%下降到了2018年的9.1%。

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占比在75%左右,成为了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占比相对较小,工资高低将对居民消费产生决定性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的统计口径,2013-2018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呈现出下降趋势,从细分类别看,人均消费支出中也仅有居住消费的增速逐年上升,其他诸如衣着、食品烟酒、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等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总体来看,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政府倾斜,个人收入主要依赖工资将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更容易受经济环境影响,从而导致消费需求的增长较为平缓,当前产业结构还需要更多的消费刺激来推动进一步优化升级。

中国产业结构未来的转型趋势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从三方面共同展开,即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以及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1、三次产业占GDP比重持续优化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左右,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70%。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以及人均GDP水平均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80年代间的产业结构相似,在三次产业间的优化升级还有巨大的空间,产业间的优化升级路径基本与发达国家一致。

2、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

相比于产业间优化升级的按部就班,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升级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促进产业间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加速追赶。

从经验来看,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更依赖与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发展。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均是由科技发展带动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从而推进产业间结构的变化。

当前中国已经开始推进技术驱动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已经全面为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提供了方向。

作为三次产业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支柱,制造业引导下的第二产业将对产业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缺口。《中国制造2025》指出:“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既是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也同样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十大重点领域主要包含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四大方面,其中高端装备属于重中之重。

通过这十大领域,未来产业结构的转型将会有以下几个重点:

(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体系

虽然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在不断下降,但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在降低农业在GDP中占比的前提下保证生产能力的稳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中国制造2025》,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是农业领域的重点发展对象。通过对农机装备的升级发展,能有效提高工业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以及集约化。

此外,通过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2)劳动力结构智力化,制造业智能化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和经济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中叶开始,脑力劳动者的比重迅速提高,逐步成为社会劳动中的主力。

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智力化趋势更为明显,脑力劳动者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已占绝大多数。

据OECD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里,在其成员国的制造业领域,技术工人就业人数增加了15%,而熟练工的就业人数减少了70%;掌握一定高技术技能的高工资就业人数增加了27%。

按证监会行业分类,A股3687家公司中有2371家属于制造业,占比高达64.31%。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截至2019年9月26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员工总数为1017.35万人,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275.52%。

从员工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及以下员工的占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硕士人数占比提升了一倍,博士以上人数占比则提升了近5倍。

从员工职位构成来看,2008-2018年,技术人员的占比提升了5.46个百分点,生产人员占比下降了8.86个百分点。

技术人员在这10年里的增长最快,达到349.27%,年复合复合增长率为113.32%。而研发人员的增速最慢,年复合增长率为103.15%,这也说明了制造业对于技术型员工的需求之大以及行业对高端研发人才的需求缺口之大。

从这样的变化趋势中也反映出两点,一是生产人员的占比还将持续下降,制造业将继续向智能化发展;二是技术人员以及研发人员的需求会不断提升,在员工中的占比也会随之上升,产业劳动力将向智力化发展。

(3)资源向高科技领域倾斜,就业结构呈倒三角型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5年之前,就业结构呈正三角型分布,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远超第二第三产业;

1995年-2014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迅速下降,第二、第三产业迅速提升,这一阶段内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最低,就业结构呈沙漏型分布;

2014年之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超过第一产业,但仍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有较大差距,整体就业结构开始呈倒三角型分布。

随着智能化发展受到更多重视,未来的就业结构还将继续保持倒三角型分布,信息化将成为第一、第二产业的转型关键。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技术人员以及研发型人员将占据主要地位,低技术从业人员将持续向第三产业流动,丰富第三产业的层次结构,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以及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消费升级的需求,服务业将在以下几方面实现重点发展:

以商务服务、研发、设计、软件、金融、信息服务、中介、物流配送、企业工程服务等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

满足消费升级的房地产、商贸、休闲旅游和家政服务业;

满足文体、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以及面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化服务。

除了就业人员流动外,资源分配也将随着产业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以高科技领域为主的新兴产业将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保持研发能力及国际竞争力,因此未来产业发展中资金和相关资源都将更多地向高科技行业倾斜。

传统产业得到的支持可能会降低,由此也将倒逼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淘汰一批技术落后、产能过剩的行业,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及资源分配。

3、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除了产业结构本身的优化外,区域间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也将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发展差距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等,迅速完成工业化,并已经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向服务化阶段发展。

随着发达地区的产业重心向第三产业倾斜,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之而来的是产业在各区域之间的重新布局。中国目前的区域间产业转移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整体迁移式产业转移。

受生产成本影响,一些产业在发达地区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为寻求降低成本以及开发市场,一些产业整体向生产成本更低、市场潜力更大的地区转移。如上世纪90年代,台湾计算机制造产业曾整体迁移至长三角地区,间接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随着产三角地区政策优势的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整个产业又开始向胶东半岛转移。

集聚式产业转移。

各省的经开区、产业园区等正是集聚式产业转移的产物,不同的园区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从而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同类型企业聚集到一起共享资源,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武汉的“中国光谷”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园区,依靠巨大的政策优惠,“光谷”吸引了各个地区的光通信、激光、太阳能研发生产企业,同时也催生了大批当地企业,形成产业群。这种产业转移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促进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加快产业更新换代的速度,同时还能建立起区域性的产业优势。

大型企业转移。

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由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高额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源导致公司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资源更丰富的地区转移。在大企业转移过程中,同样会推动当地企业的发展,但与聚集式转移不同,大企业的转移更容易推动的是当地企业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上的发展。

中小企业转移。

相比于前三类转移形式,中小企业转移更加普遍也更加被动,前三类转移形式主要是企业为了寻求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好的发展,而中小企业转移则更多的是由于在当前地区难以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被迫转移,在转移之后由于企业规模以及自身发展的限制,也难以获得政策上的支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这类型的转移并不能给产业升级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帮助与提高。

从高效性和可复制性来看,整体式迁移与聚合式迁移将是区域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模式,并且两者还可以共同存在。

通过建立产业园区以及经济开发区的方式实现产业整体迁移并同时吸引优秀企业向园区聚合,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也能在保证产业稳定的前提下持续对产业本身的结构和技术进行升级更新,能更好地满足中国对于世界先进国家实现赶超的目标。

参考资料

【1】王岳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

【2】夏敏仁: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持续

发展之路》,中信建投,2008年;

【3】谭淞、张怀志:《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来自发达国家经验》,东兴证券,2018年;

【4】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2015年;

【5】林温环:我国轻重工业产值比重变迁及国际比较,《现代商业》2010年03期。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