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
担保机构:承担、衡量和管理风险
1) 担保债券的现状:
规模增速在16年达到高点后回落,企业债占较高比例,其中又以城投类企业债为主;17年所属行业的数量扩张,电子、计算机和传媒发行体量有所增加,非银和传统周期性行业维持高位。
2) 担保公司为企业债提供增信较多,且未来或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三:
其一是审核效率高;其二是更便于达成增信目的;其三是信用债开展回购标准抬高,便于提升债券流动性。
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考察
从盈利模式来看,承保风险主要来自于经营性风险,其一是在保资产的信用风险,其二是担保机构选择对风险的选择和把控。同时担保机构自身的资质,决定了面临代偿时抗风险的能力。
1)17年在保余额增速回落;结构上全国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规模仍有明显优势,省级或区域性担保公司呈在扩张趋势。
2)在保资产的信用风险:
a) 全国性担保机构被担保人的资质略好,中合担保等机构AA+评级的债券比例较高。省级和区域性公司中,三峡担保和东北再担保所保主体AA-以下评级占比较高,在保资产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大。
b) 部分样本公司品种集中于城投,重庆进出口和东北再担保的城投比例甚至达100%。在当前城投债资质下沉的背景下,城投债集中度过高不利于担保机构分散对单一券种信用风险。
c) 地域分布逐渐分散,省级或区域性担保公司近年也通过扩展区域外业务,逐步改善业务区域集中的现象;其中两家重庆担保公司、三峡担保和重庆进出口的省外业务占比较大。
d) 担保债券的剩余期限仍以5-7年为主,7-10年比例小幅增加;中债增信和江苏在担保长期品种占比相对较高。
d) 累计代偿率:代偿额/已解除担保率,反映了担保机构对担保资产风险的识别和把控能力。我们比较了四家专业担保公司14-16年累计代偿率,其中中债增进由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违约代偿而攀升较快,中投保则迅速下降;中合担保和三峡担保则小幅攀升。
除担保机构在保余额和在保资产的信用资质和集中度之外,担保机构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对中低等级的信用债增信效率的变化,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