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进入新的十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直接让全球经济停摆,美股从今年3月9日连续10天4次熔断,全球多地资产呈现瀑布式下跌,新一轮全球性危机俨然临近。

而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化显露出前所未有的社会价值,基于ABCM(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的各类数字化应用协助各国有效的控制疫情、稳定社会秩序和协助复工复产。

一、经济大衰退,数字化成为全球共识

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五轮长周期的下行阶段,受到此次新冠疫情的冲击,步入衰退已成定局。随着疫情的全球性爆发,各经济体先后按下暂停键,中国出现创纪录的低增长,全球经济今年预计将萎缩5.2%。这将会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几乎是2009年全球衰退的三倍。

预计全球经济很难在短时间内回到疫情前的水平,极有可能看到的是在2020年末/2021年初呈现U型的经济复苏。

从全球经济趋势来看(见图1),全球GDP今年将萎缩至84.8万亿美元,尽管在2021将以4.2%的增速反弹,但较疫前水平仍呈现3.5%的下滑;欧美经济均遭遇巨大冲击,美国和欧元区GDP在今年较疫情前分别下降7.8%和10%,至20.1万亿美元和17万亿美元;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历史性下滑,今年GDP预计减少4.6%达14.5万亿美元,而在2021年GDP增速有望恢复至6.9%。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正处在向数字化全面转型的动能转换阶段,数字化已经成为战略性共识。

世界各国都在提升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加快数字化战略部署,抢占未来全球竞争制高点。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启数字化建设,二十多年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相关举措,引领数字技术发展潮流,巩固美国数字经济的优势地位;英国出台《数字经济战略(2015—2018)》、《数字宪章》、《产业战略:人工智能领域行动》等一系列行动计划,旨在打造数字化强国;德国先后发布“工业4.0”、“数字议程”和“数字战略2025”,明确德国制造转型和构建未来数字社会的发展思路;欧盟公布一系列向数字化转型规划,包括如何使欧洲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总体规划和《欧洲数据战略》、《人工智能白皮书》等,打造统一数字市场,构筑产业转型共同体;日本提出建设“超智能社会”,以技术创新和“互联工业”为突破口,建设超智能社会。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围绕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陆续出台各项政策、专项方案及指导意见,从“互联网+”到“制造2025”,再到“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各项政策措施立足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局,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步伐,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效果显著,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经从2005年的14.2%增长到2019年的36.2%(见图2),以35.8亿元的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围绕数字化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并诞生了许多世界级的数字化领先企业。

2018年底的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30强中,中国上榜企业10家,占比达到三分之一。2019年国际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全球技术公司品牌价值百强排行榜中,中国有22家公司入围,品牌总价值占比21%,仅次于美国。

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更关系到长期视角下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增强,也是中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二、疫情大爆发,企业数字化势在必行

新冠疫情大爆发严重破坏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到政策导向、用户需求和经营危机三个方面影响,势在必行。

首先,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对疫情防控的积极作用和对经济的长期战略价值,出台一系列政策办法推动全方位的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疫情的促动下,工信部2月9日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号召中小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国资委3月5日发文重申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4月7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指出数字经济在疫情期间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推动各行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是破解当前疫情难题,促进产业经济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其次,大量用户需求因为疫情从线下转到线上,极大考验企业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消费行为线上化的集中爆发,一方面促使消费领域的商业数字化创新,另一方面也驱动企业内部的运营数字化变革。市场层面,相对成熟的电商业态中的新模式全面爆发,如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生鲜电商、无接触配送等;而尚仍处于成长期的新消费模式快速崛起,如互联网教育、在线问诊、VR看房、云健身等。运营层面,许多企业组织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和环境变化,如采用远程办公、网络会议、在线交付等新型办公方式。

据统计,自2月3日以来大约有超过1,800万家企业3亿人逐渐加入到居家云办公的行列。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春节复工后,办公商务APP的DAU(日活用户规模)增长至1.52亿人,而办公商务微信小程序DAU增长高达177.7%。

如果把本次疫情视作对全行业数字化生存能力的一场真实考验,可以发现,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的行业和企业,受疫情影响和冲击就越小。如图3所示,对比不同领域十家上市公司在今年1月2日和7月2日的股价表现,可发现汽车、航空、影视、能源、零售(非快消)等高度依赖线下或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上市企业股价平均下滑27%,而数字化成熟度高的互联网、电商、在线娱乐、智能硬件和云服务的上市企业股价平均上涨近一番。

以上汽集团为例,因汽车行业数字化程度较低,销售仍严重依赖线下体验,所以一季度销量仅为67.9万辆,同比下滑幅度高达55.71%,其营收同比下滑47.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86.42%;而已经实现全渠道布局的小米公司疫情期业绩增长稳健,一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营收497亿元,同比增长13.6%,毛利润同比增长44.9%;另外,得益于疫情期的数字化需求,SaaS服务商微盟在业绩和市值方面均获得历史性上涨。

疫情使得大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数字化转型成为生死存亡的关键。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转变,消费场景数字化和办公环境数字化从短期被动行为,逐步演变成为长期主动选择。根据腾讯研究院在3月份的疫后企业数字化生存调查显示,“现金流紧张”、“需求不足”和“主要经营场所暂停营业”是企业面临的三大挑战,而超过60%的企业表示新冠肺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度。

因疫情陷入经营困顿的企业应充分把握疫情催生的数字化用户需求,通过无接触生产、社交电商、数字营销、云服务等多种方式,探索业务数字化创新。而危机意识强烈的企业为应对未来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通过数字化实现内部运营变革,降本增效,提高组织“弹性”和“韧性”。

三、技术大跃迁,数字化转型动力充沛

随着数字化生态日趋成熟、5G商业价值逐步显现,以及AI产业应用加速落地等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到来,中国数字化转型掀开新的篇章。数字化历经信息化、网络化两个发展阶段(见图5),中国目前已经正式迈入数智化的新纪元,本阶段最大的特征就是将AI、IoT、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彻底融合,实现商业敏捷创新和数据智慧运营,构建以人为本的智能化生态。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数字化生态系统,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充足的技术、资金、用户等核心资源支撑。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今日头条、美团、滴滴、华为、小米、百度为代表的科技企业通过前沿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迅速崛起,推动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也引发以互联网为主的创业创新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生根发芽,为数字化转型培育了良好的创新生态。

截止 2019年6月,中国累计拥有180家独角兽,数量反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其中今日头条以高达75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全球独角兽中价值最高的公司。2018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达到了938亿美元,超过美国排名第一,正式打破由美国绝对主导的全球创业创新生态。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规模(截止2020年3月达到9.04亿),庞大的网络消费市场,为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

2019年正式商用后,中国5G产业在2020年将开始逐步体现出商业价值,全方位推动数字化转型。5G将从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和大规模机器类通信三个方面重构下一代数字化全域场景,让AI、IoT、云计算及工业4.0的潜力倍增。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预测,中国将在2025 年占据全世界 30% 的连接,有望培育出拥有4.3亿用户的5G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5G 市场。未来两年将成为5G投资高峰期,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构建5G+的万亿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AI)产业应用加速落地,从人机协作、智能辅助、数据洞察等多个方面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普惠AI”时代来临,AI已经从执行简单任务的自动化操作升级成为与人类互动的强大协作工具,企业AI部署将呈现自动化、便捷化。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AI语音识别、AI视觉,已经在中国领先企业中得到普遍应用。

基于AI算法产生洞察,也在金融、消费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尝试。受益于消费者数据的指数级增长,AI算法准确度和算力资源提升,以及大数据、智能硬件、AIoT、虚拟现实、5G等新兴技术发展,AI在中国零售行业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价值链多个环节。Gartner预测到2024年,凭借主动的超高速运营变革和市场响应,具备AI实力的企业对客户、竞争对手、监管机构和合作伙伴的响应将比同行快50%。

四、制胜新纪元,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当全球经济周期性下行的灰犀牛,遭遇5G、AI主导的新一代科技变革,在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催化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可以犹豫不决的选择题,俨然成为关乎生死存亡的必答题。问题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打赢这场必须取胜的数字化转型战役?

我们认为需要把握“1个主线”、“2大抓手”、“3条路径”的转型策略:以战略为主线,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数字化和数据为中心的运营数字化为抓手,谨慎评估精准变革、边缘创新和局部速赢三条路径,并制定相应的举措。

以战略引领为主线:

构建一把手驱动的数字化顶层设计

面向未来的数字时代,数字化转型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否的头等大事,必须要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思考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明确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建立起由高层领导从上而下推行数字化的转型机制,在组织内部树立坚定的数字化转型决心;

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战略导向的数字化转型目标,系统性规划和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有序实施推进。任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面对当前这样高度不确定的逆周期经济环境,需要在企业高层的领导下做好长期持续推进的思想准备。

很多企业在谈到数字化转型时,十分自然的就想到新技术、IT建设,甚至大部分公司将数字化转型责任甩给IT技术部门。

美国知名科技作家尼古拉斯• 卡尔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2003/05)的文章“IT Doesn’t Matter”指出“企业要避开只把单纯发展技术本身作为目标这一陷阱,而把技术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期望在数字时代竞争优胜的企业领导者们需要把数字化转型放到企业战略的核心,而不是将其当作另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需要高层具备面向数字时代的战略思考,并将其转化分解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和行动方案,而不仅仅是IT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是战略,而非技术。

数字化转型的两大抓手:

商业数字化和运营数字化

成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把握两大核心抓手——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数字化创新和以数据为中心的运营数字化转型。华成战略数字化转型UP-DT模型分别从用户视角和数据视角(见图6),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外两层要素:对外,商业数字化创新探索基于深刻的用户洞察,从产品、渠道、营销和生态,明晰并规划企业定位和营收逻辑;对内,运营数字化变革基于数据价值赋能,从组织、人才、供应链和资本,梳理并优化企业技术架构和成本逻辑。商业数字化创新和运营数字化变革是内外协同、互为支撑的有机组合,共同驱动数字化转型。

在商业数字化创新方面,其核心是用户。基于用户的需求,来重新思考和设计企业的价值定位,从产品、渠道营销、生态四个核心维度,重构收入结构。

1.用户驱动产品创新:数字时代,用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丰富化。与此同时,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用户的需求及画像可以被更加精细、更加精确的描述。面临激烈的竞争,未来以用户数据驱动产品创新将成为常态。

2.渠道融合场景再造:从最早的线下到线上,到新零售时代的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数字化不断改变企业的渠道模式。未来线上线下的概念将被逐步淡化,围绕用户旅程重构全流程极致体验,渠道场景将被重新定义。

3.精准营销多元共情:随着用户群体的数字化迁徙,加之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企业可采用的营销方式与数字技术结合,将会更加多元化和精准化。同时,企业数字化营销的出发点从单一的产品销售功能,转向为与用户产生品牌共情的长期交互价值。

4.生态融合产业共生:进入数字时代,跨界创新的不断涌现,产业边界开始变得模糊,企业与企业之间已经从单向的竞合关系逐步转变为双向的生态连接。在数字化基础上,通过数据交互和资源共享创造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共生,进而打造产业生态平台,企业也因此升级成为垂直产业的平台运营商。

在运营数字化转型方面,其核心是数据。基于内部数据资产,重构数字技术平台,从组织、人才、供应链、资本四个维度,实现数据价值赋能和智能运营。

1.数字化敏捷组织:进入数字时代,更快的信息交互需求,要求企业基于数据链条和协作关系,构建扁平化、柔性化和敏捷化的数字化组织模式。通过调整组织架构,简化层级结构,让相应人员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与决策;组建跨部门团队,提升团队整体敏捷度与创新能力;充分授权,让熟知用户需求的一线员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等。

2.数字化人才团队:加速数字化人才发展,激活员工成长的数字化思维模式,链接工作场景和职业生涯发展,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开放、共享的人才发展新环境。另一方面,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可能性,进行外部人才的使用以及虚拟劳动力,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3.数字智能供应链: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和供应链,全力打造精益敏捷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从单向的线性供应链管理向动态互联的智能供应链系统转变,系统规划、打造高价值的数字供应链。

4.转型资本保障:数字化转型投入相对较大、周期较久,企业需做好数字化转型的财务测算和资金计划,将投入产出细分到各建设周期。提前布局数字化投融资,设计投融资模式和投融资渠道,合理引入外部资本,或收购数字化团队、资产,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三条路径:

精准变革、边缘创新和局部速赢

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落地建设层面有三种主要的路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谨慎考虑采取相应的举措。

1.精准变革——直接锁定核心主业,聚焦企业核心价值链,推动公司整体商业模式转变,全面优化业务流程,变革组织能力。

2.边缘创新——从非核心主业尝试创新,既保证核心不受影响,又能够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能力,推进新业务创新,并构建全新业务组织,确保新业务在创新的早期不被主营业务所干扰。

3.局部速赢——基于现有主营业务,画出最小创新单元,通过局部数字化改造,通过建立专项项目团队,聚焦资源和数字化人才,培育速赢价值。

五、结语:转危为机,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综合来看,企业数字化在2020年有三大转型驱动力:一是经济,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数字化转型成为获取新经济动能的必然选择;二是疫情,新冠疫情大爆发催化整体数字化进程,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三是技术,5G全面商用引发新一轮技术大跃迁,企业数字化转型条件更为成熟、技术动能更为充沛。

危机即转机,疫情造成巨大的经济冲击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数字化对商业环境的重塑。企业需要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系统性规划符合自身特征的转型方案,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数字化创新和以数据为中心的运营数字化转型,制胜全球数字化的新纪元。

参考资料:

1.腾讯研究院,《疫后企业数字化生存调查报告》,/14122

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17 年6月

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人工智能战略与政策观察》,2019 年8月

4.沙利文,《2019 年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及厂商评估》,2020年1月

5.埃森哲,《技术展望2020》,2020年5月

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20年7月

7./2003/05/it-doesnt-matter

作者:连昱

势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