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1.5℃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需在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深度减排。以此目标为导向,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大全经济尺度、全部温室气体的减排力度和进程, 二氧化碳排放需努力争取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50年要基本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全部温室气体减排约90%。”10月12日,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国内18家研究机构在京发布“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成果,对我国制定未来低碳发展战略提出上述建议。

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气候院院长解振华致辞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介绍,该院联合国内18家研究机构,从2019年年初起,开展了“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及转型路径”项目研究。项目共设立了18个子课题,每一个课题都针对特定领域内的问题开展研究。研究论证我国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可能性,并评价相应技术路径、成本、障碍以及对经济社会影响。

早在2016年生效的《巴黎协定》确立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控制工业化前水平在1.5℃以内;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并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巴黎协定》邀请各缔约方在2020年通报或更新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并不晚于2020年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面向21世纪中叶的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各国都在制定或已提交各自的中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全球已有121个国家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114个国家提出将更新2030年自主贡献目标。

清华气候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介绍相关成果时表示,建议“十四五”规划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政策措施。 “十四五”在GDP年均增速仍将达5%以上预期下,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幅度仍可保持14―15%的水平,期末能源消费总量可控制在55亿吨标准煤以内。“十四五”期间除个别情况下因电网调峰和区域供热等补短板需求外,要严格控制新建煤电站。节能和能源结构优化的双重效果,可使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9―20%,期末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低于105亿吨。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曼曼

审核:常丽

主办:襄阳市科技局

办:襄阳广播电视台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