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给大家分享的是来自毕马威、阿里研究院、钉钉一起发布的《
百年跃变:浮现中的智能化组织
》
。
说到数字化企业组织,很多人将 IT 时代流程工作的管理模式,当作评判企业组织数字化的标准。按照这种标准,中国许多企业组织早已完成了“数字化”转型。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所谓的“数字化”企业组织根本跟不上数字经济的时代步伐。
所以,IT 时代流程工作的管理模式并不是真正的数字化。它只是通过 PC 端实现 ERP、财务、HR 等流程系统的运转,但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割裂,数据只能在系统内流转。这本质上还是工业革命时代延续下来的工作管理方式,完全不能实现数字化的运营管理。
真正实现数字化,首先变革的应该是管理思想,要从流程效率转向以人为本;接下来是通过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协同在线、业务在线、生态在线,完成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各个维度上的数字化,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创新力,最终将以人为本的数字化管理思想落地。
那么具体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在新时代下组织的四大变化。
1、
核心驱动之变:从内部的提升与聚焦到以客户为中心的
“向外看”视角转变
报告发现随着外部竞争格局的激化,越来越多跨界竞争下的行业壁垒被弱化,这促使企业必须张开所有触角去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快速感知和响应,对客户价值的把握成为了重中之重。对环境更敏锐的把握,对新技术等资源更快速的吸收,以及更开放的多方连接合作共赢,才使企业能在不再有定式的游戏规则下摸索出制胜之道。
而为使组织具有精准感知客户需求这一判断力,有灵活化响应需求这一反应力,更有因地制宜打造卓越体验这一灵活力,组织需要重塑并简化其流程链条,分散决策主体,围绕客户开辟多种内外部联盟。精简、灵活、无边界成为组织的核心特点。
2、
创新方式之变:从垂直整合和大企业主导式创新向协同创造、多元分散的模式转变
受“互联网”引擎驱动,以及云计算、AI 等科技技术的持续发展和革新,商业模式在快速被平台化和智能化手段所颠覆。未来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数字化的融合上将成为必然,科技将不再作为手段而作为一种企业的基本生存能力和各行各业的底层基础设施。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集中式”垂直整合、科研人员为主体、大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模式逐步向着协同创造、多元分散的共享生态模式转变。企业将进一步致力于推动内外部资源利用,用自治代替强制,激发个人和团体的“小宇宙”爆发以实现创新。
与虚拟化和网络化的生产模式相匹配,集成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的智慧供应链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将出现,进而推动资源共享,能力众包,形成创新的集群生态。
3、
基础设施之变:从固化流程到移动互联的办公方式转变
前面提到,在 PC 时代,办公强调的是 OA 与 ERP 管理,本质是把业务体系化、流程化、软件化、自动化,是将过去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既定工作流程通过软件的方式沉淀下来,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但它仅是基于过去管理经验的一种提升,是科层制下指令的层次下达。
而在移动互联时代,为满足企业内部快速的信息传递和实时处理,一致化内部技术和管理语言,打破资源壁垒,并使个体潜能得以释放,更开放多元的工作场景下,移动办公软件以一体化平台的方式服务更多企业和员工,而它成为推动组织加速在线化、数字化、敏捷化的一股底层力量。
4、
发展节奏之变:从稳健存续的经营方式向快速迭代和跨界竞争转变
正如大润发创始人感叹的“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当前我们处于一个——跨界竞争成为常态,各行业持续横纵整合与渗透,不遵循常理和经验,敌友难辨,并迅速迭代的时代中,不存在持续不变的经营模式,就像没有永恒的竞争力。加速的兴衰更替、规则改写,“不被替代”的焦虑比任何时代都甚嚣尘上,对企业而言,“无定式”的探索和创新突破,快速的自我变革也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
那么在人的影响力越发重要的互联网信息智能化模式影响下,未来智能型组织,将具备
更人性化、灵活化、倒金字塔化
等特点,更加强调多方的共生共赢。
个体变化是社会组织中最底层、也是最核心的变化,个体意识的觉醒促使组织和人的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企业为尊重个体力量,为帮助微小的个体去成就大事业,需要不断地去权威化,授权一线,为微小个体提供更广阔的机会平台。
在此种形势下,组织以人为中心的特点越发显现,组织的目标和使命向个体的需求倾斜,以调动个体潜能,从而激发组织整体活力与创造力。
而未来组织的边界性也将不再明显,不拘泥于固定的形态,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将较之以往有较大变化。组织的层次和合作形态模式将打破以往的职能模式,向“前中后台”的平台式组织过渡,并进而可能发展为更加灵活的形态。组织内的人员将更加“自组织”、“多角色”、“快变化”地完成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基于任务目标,支撑并发挥各自擅长领域的工作。这也造成了传统科层制的金字塔结构数量呈现倒金字塔化。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组织的形态也在不断演进,智能组织成为未来组织的发展方向。那么什么样的组织才算是具备了智能化组织的条件?如何将企业打造成为智能化组织呢?
报告通过剖析数字化时代新型业务模式的关键驱动要素,并结合对相关智能化组织的观察,提出了
组织智能度图谱
,:即以客户为中心,在客户体验、在线交互、
群体创造、接口透明、智能驱动、网络协同这
6个维度。并将智能组织划分为四个阶段。
智能组织 1.0 阶段,“在线交互”是智能组织的基础要素,组织基本实现了管理和业务的在线化,可较好地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组织、客户与利益相关方的多向交互,并初步实现了客户个性化体验需求的及时响应。
智能组织 2.0 阶段,在 1.0 发展基础上,在群体创造和接口透明维度上表现较好,组织内部重视人才发展和创新,资源能力可通过共享而实现沉淀和积累;外部,通过明晰接口标准,开始整合与吸引相关资源实现跨企业合作与创新。
智能组织 3.0 阶段,在 2.0 基础上,实现智能驱动,即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并创新使用平台化、生态化业务模式来驱动业务迭代升级,快速增长。
智能组织 4.0 阶段,定义为智能化组织的理想状态,具体表现为极致的客户个性体验,自驱动、即时增值的在线多向交互,无界的群体价值创造,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全自动的智能驱动,积极高效的网络协同。
未来组织最重要的是赋能,而不再是“胡萝卜加大棒”。在全球化、跨界化、多样化、生态化的趋势下,对组织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范围越来越灵活。面对这样的变化趋势,根据目前的市场实践来看,建立数据中台将会是一种使组织转型成未来组织的可能手段。在平台架构设计的基础上,辅以智能化的技术工具,从硬件条件上便有了智能化的基础。最终配合以适应未来的管理哲学与领导者的卓越领导力,相信组织的未来之路一定是光辉而灿烂的。
钉钉即是从观念的创新开始,使传统工作方式全面转型为数字化的工作方式。
首先通过实现组织架构在线,实现权责清晰,扁平可视化,以人为核心构建组织;
第二,
钉钉打造沟通在线,实现了高效、安全、平等、互信的信息交互,激发人的自驱力;第三,通过任务的在线协同,使得各个任务管理之间能够相互支持,激发人的创新创造力;第四,通过业务流程和业务行为的在线化,实现组织在业务上的大数据决策分析能力,把人从流程中解放出来;
最后,通过钉钉实现,以组织为中心的上下游和服务对象都实现在线化连接,用大数据优化整个生态的用户体验。使每个个体都成为推动生态前进的发动机。
钉钉提出“五个在线”,包括组织、沟通、协同、业务、生态五大方面的在线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智能图谱中的维度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如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和业务在线所强调的组织扁平可视化、交流去中间化、流程透明数据化,极大程度的推动了在线交互和接口透明的强化,这说明钉钉客户的工作流和沟通的在线化、移动化程度和线上线下融合度已达到较高水平。
协同在线强调的组织灵活化对接口透明、网络协同均在内部管理层面有一定支撑性,上百种包括营销、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等应用和数十万企业自建微应用极大程度提升了组织运转效率。而生态在线的智能决策也为企业智能驱动力的打造奠定了一定基础。
可以说,在企业智能化的路上,内部流程价值的优化、能力的积累等需要因地制宜并循序渐进,企业不仅从现在起需要用更全面更前瞻的视角审视自身组织,更需要积极的探索提升。
为了能够打造智能组织,我们需要建立起更为宽松的管理环境,聚焦于组织对个人的赋能,将产业数据与管理数据打通,借力打造企业全价值链在线化的工作平台、实现组织的智能驱动,还要基于业务发展需求,调整自身组织形态,形成一种接口透明、能够激发群体创造的组织模式,最终五位一体形成网络协同的组织能力。
未来之路,道阻且长,但人类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对其自身存在价值的重构。工业革命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随后的电气革命、互联网革命进一步将人类的单体价值创造释放到了有人类历史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目前所处的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将带给我们更为光明的未来。届时人类已经从千百年来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开始追求更有创造力的自我价值实现,个体的实现引发群体的实现,最终改变组织形态。
而这样的组织也将成为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