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预期。1、贷款结构。银行主要授信群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基建、地产(含建筑和按揭)、工商业(制造业+批零)和零售信贷(不含按揭),四者分别占比总贷款27.4%、37.4%、13.9%和13.2%,合计占比银行总信贷92%。2、资产质量预期:基建和地产占比过高,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心使得市场给予银行估值折价,银行也计提了充分的拨备。未来制造业发展决定了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预期。
制造业(工商业):处于扩张期,让经济结构更均衡,存量风险总体出清。1、制造业处于新一轮扩张期,制造业的发展,有助于系统性风险缓解。2、制造业经历了完整的信贷周期:经历了加杠杆-信用收紧-坏账爆发周期。3、制造业存量包袱出清,新增压力下降。制造业历了信贷扩张到收缩到风险暴露的整个过程,当前行业处于风险出清后期,考虑授信期限一般较短,存量风险消化较充分。
基建与地产的资产质量:主要是系统性风险。1、加杠杆主体。自2008年信贷周期开启以来,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一直是这轮周期的加杠杆主体。2、政策隐形兜底。虽然基建与地产主体杠杆率不低,但由于二者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涉及基建与房地产的资产质量问题更多是地方政府信用风险问题、系统性风险问题,是“0”和“1”的状态。3、制造业发展会显著降低系统性风险。融资结构和贷款结构更均衡,会使得系统性风险下降。
零售信贷资产质量: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1、产业生命周期:仍处在成长期。2、信贷周期:经历了一轮加杠杆-共债风险暴露-消化处置期。行业在市场竞争逐步规范下,将进入新一轮向上的信贷周期。3、信用风险:行业周期向上,信贷周期向上,且零售信贷资产质量有韧性,仍是银行的相对优质资产,预计未来信用风险问题不大。
银行股的核心投资逻辑是宏观经济,这是我们持续推荐银行股的逻辑。宏观经济的“量”是银行股投资的短期逻辑,宏观经济的“结构”则是银行股的中长期逻辑。如果制造业持续复苏发展,银行估值会有大幅提升的空间。个股方面,中长期继续推荐银行核心资产: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行情蔓延,近期可重点关注低估值品种: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光大银行。
风险提示事件:经济下滑超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