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们在过去的种业系列报告中讨论了中央政策对于种业的部署、转基因技术变革带来的种业市场规模、国际转基因种业发展历程等问题,此篇报告我们聚焦于我国对于转基因作物的管理体系,并通过对比的方式,呈现我国对于转基因作物规范、长效的监管,突显该体系对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有效的保障。
我国转基因作物管理:1条例4办法,农业部携多个部门管理
我国转基因现行的专门性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体系主要由一个《条例》和四个《办法》组成,涵盖了转基因农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进出口、运输等各项活动,确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的各项制度。国务院建立了由农业、科技、环保、卫生、商务、检验检疫等12个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其中国家农业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
美国、巴西转基因作物管理:多部门管理制度确保转基因食物安全
美国和巴西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2018年美国以7500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39%;巴西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5130万公顷,占比达27%。美国作为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试验和上市的国家,其转基因监管主要由三个机构负责,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环保署(EPA),其中农业部负责监管转基因动植物和农用微生物的安全性,环保署负责监管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微生物制品和杀虫剂的安全性,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监管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饲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巴西也建立了国家生物安全理事会、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制度。
对比发现,我国转基因作物管理审批流程更多、管理更具备持续性
在关于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种植销售的批准程序中,中国、美国和巴西都对转基因产品的研发试验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管。美国转基因产品通过田间试验之后就不再受到转基因产品安全法律监管,与所有非转基因产品一样可以自由商业化。巴西增加了政治评估环节。而中国转基因产品在取得安全证书后,仍然受到持续性的监管,根据《种子法》的要求还需要做区域化试验,通过品种审定或登记,申请生产、经营或加工许可证。在转基因作物的审批流程中,中国的设计与美国和巴西相似,但具体程序更多,中国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试验、生产试验后获得安全证书的整个过程需要4-11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采用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的方法转基因产品的国家,也是对转基因产品标识最多的国家,对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保持严谨的态度。
我国转基因作物管理严谨规范,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加速!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明年要抓好8项重点任务之一,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我们认为,在“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的大基调下,种业产业有望得到更快发展,种业技术有望迎来变革机遇,转基因商业化有望加速落地,行业竞争有望更为有序。一号文件、两会等文件和会议对于种子为主的种植产业链支持力度有望持续增强,利好政策持续出台。我们认为,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转基因性状研发领先、品种竞争力强的龙头公司有能力把握种业技术变革机会,依靠优质品种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重点推荐:【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等。
风险提示:种植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