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曲线定价”状态下,产业链价格是反映行业景气度的最直观指标。
Q1硅料价格反弹至250元/kg附近,且4月订单快速签署完毕,硅片频繁跟涨创新高,玻璃、胶膜连续提价,验证行业高景气度。
近期组件价格亦有小幅抬升苗头,产业链博弈天平向“终端接受涨价”的方向倾斜。
硅料(短板):Q2新增贡献主要来自通威云南5万吨满产、亚洲硅业3万吨、新特能源技改升级,预计产量环比增长10%左右。
EVA粒子:Q1浙石化光伏料进展超预期,Q2新增贡献主要来自联泓技改升级、乐天30万吨,全年供需紧平衡。
光伏玻璃:Q1行业扩产低于预期,4月初有新玩家(旗滨1200t/d)点火,预计Q2产量环比增长8%;听证会制度有利于供需关系健康以及龙头份额提升。
其他环节如IGBT、石英坩埚等,虽供需紧张,但与EVA、工业硅属性类似,均非“刚性瓶颈”。
硅料:2022Q1-Q4全球有效供应量预计分别为18、20、22、25万吨,全年约85万吨,Q2-Q3供应增量少于先前预期,Q4相对释放较多。
光伏玻璃:Q1产能增长慢于预期,下半年供给释放提速,但除龙头外的新窑炉点火时点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相对硅料的整体过剩程度好于先前预期。
开年以来,产业链各环节排产基本维持高位,硅料盈利高位坚挺,硅片/电池片较Q4有明显改善,一体化组件毛利持稳。
展望Q2利润率变动趋势:硅料高位持稳、硅片持稳或小降、电池片存在继续修复机会,一体化组件盈利持稳。
Q1国内户用分布式需求延续高景气度,随着各地电价、能耗要求趋严,以各类工业园为代表的工商业分布式需求亦呈现高增长态势;2022年1-2月国内新增装机10.86GW,超过2021年1-5月总和。
从集中式需求来看,2021年底以来国内央国企组件公开招标规模超过56GW,组件价格回到合理区间(1.85元/W附近)时将陆续启动,后续补贴清偿若能逐步兑现,可能进一步推升国内集中式项目的成本承受力。
俄乌冲突提升能源独立性诉求,“脱俄”目标下,短期多种手段并举,但短中长期的新能源建设力度一定是加大。
德国计划将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目标提高到80%(此前目标65%,当前水平40%),预计2030年的光伏/风电装机量需要分别达到215GW和145GW。除德国和欧盟之外,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也都已经陆续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建设以提升能源独立性的相关政策。
反映到产业链上,欧洲分布式需求端光伏组件、储能系统涨价顺畅,集中式项目端PPA价格保持上涨趋势,影响滞后体现。
美国光伏产业协会一项问卷调查结论:1)组件供应方面:3/4以上企业表示已经收到组件供应被推迟或取消的通知(剩余1/4可能也只是因为通过经销商采购组件的终端小型安装商);2)产业链各环节/领域超过90%的企业认为他们的业务将受到“严重甚至毁灭性的打击”,有意思的是参与调查的本土制造商也有80%这么认为;3)2/3以上企业表示他们70%的就业岗位将面临风险,其中1/3认为这一影响是100%。SEIA发动产业链力量积极向政府施压。
可能较理想的结果主要包括:1)直接终止调查(可能性较低);2)短期内快速取得“规避行为不成立”的调查结论,并终止调查;3)调查继续(最长需要150天得到初裁结论),但明确不对调查期贸易进行追溯性征税(未来如有)。
当前时点板块核心逻辑:行业高景气明确,“供应短板(硅料)释放节奏、边际需求强度、组件排产预期”三者保持动态平衡,不管如何博弈,今年有三条核心逻辑始终不变,均大概率兑现(部分也是目前市场预期差所在):
1)组件产出/终端装机随硅料产量释放逐季/逐月环比增长(疫情对物流影响的改善拐点已出现);
2)硅料价格预期抬升,驱动更激进的薄片化,支撑更多的组件产出和装机量,全年装机45%-50%高增确定,2023年继续维持相对高增速;
3)供给存在瓶颈情况下,需求超预期体现为价格中枢上移,以及产业链利润总盘子扩张,瓶颈环节吃掉扩张的大部分。
核心四条主线:
1)业绩确定性/弹性的硅料/电池: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保利协鑫能源(H)等
2)跟量走且格局、盈利改善趋势的辅材(玻璃)、逆变器:信义光能、福莱特(A/H)、金晶科技,阳光电源,福斯特等;
3)电池新技术(组件龙头、领先设备商):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奥特维、迈为股份等;
4)高分红运营商:信义能源(H)等。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风险:随着光伏在各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持续提升,中国作为在光伏制造业领域一家独大的存在,仍然可能面临其他国家更严苛的贸易壁垒限制(尽管这种壁垒可能导致该国使用清洁能源的成本上升)。
疫情反复造成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疫情对电力需求及其增速的负面影响超预期,导致即使光伏成本已大幅下降,并成为最便宜的电源,但装机动力仍然不足以支撑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行业产能非理性扩张的风险:在明确的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行业的产能扩张明显加速,再次出现跨界资本大量进入的迹象,可能导致部分环节出现阶段性竞争格局和盈利能力恶化的风险。
储能成本下降不及预期:配置储能是未来电源结构中光伏实现高比例渗透的必经之路,如果储能成本下降速度不及预期或电池储能安全性未能获得认可,则有可能限制中期光伏在能源结构中的渗透率提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