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A
【摘要】为促进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的国际合作,剑桥大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英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相关学者合作撰文《克服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的跨文化合作阻碍》,倡导推动跨文化背景下的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的全球协作与创新。
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关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创新的方向与未来。将人工智能作为使能技术推动人类、社会、生态及全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共同愿景。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各个国家、政府间组织、国际组织的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工作通过学术机构、产业、政府等以各种方式积极推动相关原则、政策、标准、法律的制定、技术与社会落地。
虽然来自各个国家、组织的努力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建立的,但是文化的差异恰恰提供给我们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和相互学习与借鉴的机会。如《论语》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建立跨文化互信是全球和谐发展的基石。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将是全球科技、社会领域的持续性重要议题。
为此,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研究中心携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英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译丛》,将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遴选,组织翻译,并介绍给全球读者。期待从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中各自有所裨益,促进伴随技术发展的文化交流,推动全球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和谐发展。
本报告为《译丛》的第1期。
实现人工智能对全球有益需在人工智能伦理标准与治理的诸多相关领域达成国际合作,同时保证文化观与文化理念的多样性。当前,由于文化间信息确认及跨地域合作的现实挑战等因素,实现这一目标还有诸多阻碍。欧洲、北美地区与东亚地区的合作将在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发展上产生重大影响。
该报告将主要对以上地区在开展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进行探讨。报告认为扩大基于人工智能伦理及治理的跨文化合作前景客观,且有因可循。人们往往低估不同文化或地区间误解的影响,但其实这些误解会瓦解跨文化信任,甚至导致根本分歧。然而,即便存在根本区别,也不意味着跨文化合作无法有效推进,原因有二:
(1)合作并不代表着需要在人工智能所有相关领域达成统一原则或标准;
(2)尽管对某些概念性的价值观或原则存在分歧,各方也依旧可能在实际问题上达成一致。
报告相信,在促进人工智能伦理以及治理方面的跨文化合作中,学术界扮演的作用至关重要,包括建立相关了解的深厚基础以及阐明何时有必要且有可能求同存异。报告同时针对实际行动与方案给出了相关建议,并呼吁学术界加强重视在更广泛的伦理和治理研究项目中建立跨文化桥梁,并将跨文化专业知识纳入其中。
(1)制定基于跨文化合作的人工智能伦理及治理研究议程。
(2)翻译关键论文及报告。
(3)确保主要人工智能研究会议、伦理及治理会议在不同大洲轮流召开。
(4)建立博士生及博士后联合和/或交换项目。
同时,报告也说明这些建议无法完全消除跨文化合作的障碍,未来还需要投入诸多努力以确保人工智能对全球有益,并进一步将上述目标分为两个较为宽泛的未来研究方向:
(1)细致分析跨文化合作的障碍,尤其是分析与权力分配、政治矛盾相关的内容。
(2)考虑未来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跨文化合作上遇到的挑战。
在全球社会实现人工智能对人类最大程度的有益有赖于跨领域、跨学科、跨国以及跨文化的深度合作。广泛的跨文化研究合作与交流、不同地区举办的会议以及多语种刊物有助于化解合作障碍、化解不同观点和共同目标的理解障碍。
报告全文及完整的参考文献、注释请见:
/share/aies/cn-overcoming-barriers-to-cross-cultural-cooperation-in-ai-ethics-and-governance-2020-05-26.pdf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
Discover Intelligence Future
欢迎后台留言、推荐您感兴趣的话题、内容或资讯,小编恭候您的意见和建议!如需转载或投稿,请后台私信。
编辑:鲁宁、董晓芙
审稿: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