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日举办的2018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开幕式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这也是连续第四年发布本市智慧城市的评估报告。
据介绍,今年的评估在指标体系上继续延续了网络就绪度指数、智慧应用指数与发展环境指数等三个一级指标,并通过网络安全状况系数进行修正,具体评估内容较去年进行了优化完善,结合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主要从网络连接的感受度、智慧化应用的渗透度、环境保护的完备性等方面设置了10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
目前,本市智慧城市建设正逐步从面上推广向行业领域的纵深推进,着力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挥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市经信委指导下,市经信研究中心每年结合全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动态优化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以评促建的良好局面。
经测算,2018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为105.13,相较去年提升5.6,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具体来看,网络就绪度指数增速明显,较上一年度提高18.67,体现了上海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构建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同时,智慧应用指数取得突破,较上一年提高4.27,增速显著加大,特别体现在生活服务、数字经济、政务服务等方面都有亮点应用。此外,评估报告结合全市16个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力求体现各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创新成果,综合来看,徐汇、静安、长宁三区名列2018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前三名。
通过评估分析,今年以来本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信息基础设施能级不断提升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本市累计完成千兆光纤接入能力覆盖840万户,全市家庭光纤宽带用户已达612万户,全市家庭宽带用户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34M,固定宽带用户感知速率达到28.01Mbps,继续领跑全国。无线城市建设快速发展,4G网络已基本全市覆盖,已经建成5G百站规模试验网。物联感知网部署进一步拓展,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政务体系正在形成
行政审批事项“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与全程网上办理成为主流,有关事项“一网通办”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普遍大幅度压缩。上海市作为首批国家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城市,基本建成全市统一管理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现已累计汇集数据资源目录2万多条、数据项29万多个;与浦东、静安、徐汇等试点区实现市区两级数据开放的互联对接,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已累计开放数据集超过1900多项,涵盖了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等12个重点领域、11个应用场景。
智慧应用加速普及
医疗领域,上海健康信息网已实现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教育领域,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互动式多媒体教室及教师移动终端设备配备率均已超过80%;交通领域,巴士集团已实现市区浦西有电源资源站亭到站预报全覆盖,全市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库实现信息联网全覆盖,联网信息准确率平均超过90%。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民云”,作为面向市民的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用户突破985万,提供涵盖个人信息、政府办事、婚育婴幼、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社会保障、社区生活、旅游休闲等十大类200余项公共服务。“文化上海云”各区公共文化设施上线率均达到100%。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各区积极贯彻本市“四大品牌”建设要求,聚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推进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上海市已有264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57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上海市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实现信息产业增加值327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在GDP中占比继续扩大。
智慧城市发展环境继续完善
上海各区都已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均形成区域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规划,并通过财政资金支持智慧城市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引领多渠道、多元化资金推动区域应用服务拓展、产业创新升级。各区在生活服务、数字经济、城市治理、绿色发展、政务服务等方面打造了诸多创新应用。
本文来源:上海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