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经济”思维指导经济发展实践
3月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政府工作报告对外发布,受到全世界关注。各界均希望从中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动向。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经济”一词成为热点,在论述“十三五”期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着力点时报告指出,“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
“十三五”揭开序幕的关键时点,“加快发展新经济”显然不是局部考量,而是在“经济新常态”局面下的重大战略选择,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行动号召。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即指出“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将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
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不是简单的从文字上提及“新经济”概念,而是从整体上突出了“新经济”思维,值得深入领会。
二、“新经济”的突出特征
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脉动中,我们能感受到“新经济”蓬勃兴起的力量。
1.“云、网、端”新信息基础设施逐渐形成
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在重视传统的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特别关注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内的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网”不仅包括原有的“互联网”,还拓展到“物联网”领域;“端”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乃至软件形式存在的应用,是数据的来源,也是服务提供的界面。新信息基础设施正叠加于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土地、水利等)、工业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之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15年“云计算”服务走向成熟:第三财季亚马逊AWS营收增长78%,微软Azure营收翻番;阿里云营收第二季度增长106%,第三季度增长128%。而传统IT公司业绩持续下滑。2020年中国数据量将会从2014年909EB,增加到8.06ZB(约8万亿GB),全球占比增长至18%。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手机网民数分别达到6.68亿及5.94亿,网民群体渗透更加广泛。2020年中国将有54亿件设备接入物联网,全球占比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