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记录(电子健康档案)一旦能够实现数据共享,便可贯穿持续医护过程,横跨医疗服务机构,跨越地理位置。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与服务质量的目的。”

—— 李包罗

本期导读:

健康医疗信息的互操作能够帮助病人从技术中获得莫大的益处,促进整个行业范围内的改革和创新。当不同的系统或产品能够在无须获取复杂而又昂贵的接口情况下组合起来使用的时候,创新的小型公司便能快速进入某一垂直领域,努力用技术的革新为患者带来福祉。

互操作性的内涵

2013年,HIMSS对“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的最新定义是:互操作性指的是不同信息系统和软件应用之间的通讯能力、数据交换能力、信息使用能力。而在中国,“互操作性”提及较少,多使用“互联互通(性)”,指一个系统或应用软件能够正确使用其他系统或应用软件产生的数据的能力,即系统之间能够传输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能够被准确地理解。

美国发展历程

结合美国国情,其卫生信息化发展模式由最初的市场经济的自由模式转换为政府干预模式,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医疗电子病历的普及和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医疗信息的互操作也由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到全国,各种传统的卫生信息交换组织(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s,HIE)正在通过不同方式和机制实现医疗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不同密度的交换。

美国的后见之明

根据美国的发展情况,其互操作由区域范围扩大到全国范围的历程中,无论是模式、技术、实践和法律等各个层面都具有一些影响互操作性的核心因素。首先,政府通过“胡萝卜加大棒”机制对宏观调控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同时社会组织以及产业发挥的社会和商业协同作用也是关键要素;其次,技术层面而言,个人身份的识别、医疗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程度、信息整合和储存相关的技术都是核心内容;最后,实践过程中政府、服务提供方、个人、厂商等各方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包括对互操作性相关项目的启动、执行和推广等,以及法律层面的保障和支撑也都是决定成败的多项关键因素。

中国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医疗信息技术的多年发展,我国已经由基础的医院信息化、临床信息化发展到区域信息化,某种程度上已初步实现部分信息的联通,然后主流发展还是以模式创新为主,对信息的应用程度较低,发展程度落后于美国较明显。而国家政策正在不断积极指引目前各个垂直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往信息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发展,推动对共享信息的实际应用。

对中国的启发和借鉴

通过对比我国和美国不同国情,发现对互操作需求的应用场景上我国和美国存在明显差异和差距,而我国的医保体系和支付方式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未来人们的医疗健康数据只会更加多样化、碎片化,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以个人为中心的互操作机制将成为主流趋势。通过详细的对比,提炼了美国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从模式、技术、实践、法律等多层面对我国促进互操作性提出了建议。

关于白皮书

健康医疗信息的互操作能够帮助病人从技术中获得莫大的益处,促进整个行业范围内的改革和创新。当不同的系统或产品能够在无须获取复杂而又昂贵的接口情况下组合起来使用的时候,创新的小型公司便能快速进入某一垂直领域,努力用技术的革新为患者带来福祉。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大量健康医疗信息产生,然而信息无法实现跨区域和实时共享、分散存储于各个数据孤岛中的现状越来越突出。而人们对于信息共享、获得完整的个人健康信息的要求不断增加使得实现各种层次的系统互操作是大势所趋。本白皮书通过深入对比中美卫生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结合新时代技术和模式变革的趋势,旨在为实现和提高我国卫生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提供可鉴经验。

取方式

download

声明:本站所有报告及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用户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